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刪除的段落,以及對投入返魅創作者的期許

過去我曾經天真地認為,大多數「嚴肅」的創作者都可能娓娓道出自己最初嘗試創作的「感動」歷程,直到我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才發現實際上有許多投入創作的情形是不具有感動特質的。在國內的音樂班文化中,流傳著一種以作曲做為填補考試項目的默契,例如一位主修鋼琴的學生,由於主修項目競爭過於激烈,在自認不具備競爭優勢的狀況下,可能改以作曲當做主修來換取更高的考取率;另一種曾經發生在非音樂班情形更為匪夷所思,由於主修作曲的人口向來不多,因此分組招生的學校常有缺額未錄取的情形,某些家長眼看自己的孩子在學科上的表現難以考取一般大學,便在考前數月為其安排補習,希望能爭取到這些空缺的名額。(摘自論文刪除的段落)
雖然這些是實際發生在教學生涯中的例子,不過由於無法找到相關新聞報導加以佐證,便決定將其刪除。然而此種考試文化下的產物,大概與肩負重現藝術奇魅光芒的創作無緣吧。既然這些人實在不算是主修作曲的族類,我想我也就不多說了。

只希望他們有一天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奇魅領域。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寫作緣起

在一位創作者的生涯中,最大的危機之一就是失去「創作的感動」。

這裡所謂的「感動」,我想先把它放在一個最基本的層次,就是一個主體自發性地去做某件事的動力,也就是對某件事的存在產生「感覺」而採取「行動」。以創作為例,無論一位創作者對於創作這件事的「最初感動」是什麼,只要創作者對創作本身產生某種感覺,進而自發性地想要追求創作的能力、進而產生創作的結果,都可說是一種感動的過程。

這裡提到「最初感動」並沒有暗示「感動」此一概念必須是一種終生奉行不渝的教條。當一位創作者在到達一定的成熟度之後,回顧所謂的「最初感動」或是在此經驗下產生的初期創作,或許往往會感受到當時的青澀(無論是感動的理由或是創作物的本身)。感動的意義是會變遷或成長的,但若是環境許可,這樣的變遷往往是由於對創作本質及自身存在意義的追尋更為深刻所產生的,隨著此種意義與本質的追尋,「創作的感動」通常只會隨之愈發深刻,也就是說,自發性的創作「行動」,理想上應隨著對創作「感覺」的深化而更加熱烈。

似乎過去許多偉大的作曲家們都印證了此種創作行為的趨勢,一輩子留下數量極為可觀的創作物,成為後世享用不盡的豐富資產。

然而萬一創作者走的方向剛好相反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創作的行為不但沒有愈發熱烈,反而逐漸萎縮;更重要的是,創作行為的「自發性」可能被某些外在的理由取代,成為一種不得不為之的結果......若是此外在理由消失了或是未曾出現,創作的行為便可能從此消失。

此種現象在我所處的文化中似乎屢見不鮮。當然我更害怕它有一天就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論文題目深層意義思索手札

感動的消逝──二十世紀嚴肅音樂技巧與情感抽離的再思

藝術歷經所謂「後現代主義」對「存在」的神聖性所導出的一種絕對的自由、對價值重新定義的過程,我的論文以「感動」此一主題出發,似乎顯得光怪陸離。

「感動」一語,若是強調它的個別性,似乎與後現代的自由風潮並不相悖;然而若它暗示著一種集體的共感,那麼又可能被指為是某種舊時代思想的復辟。

然而我認為人對於「感動」是有渴望的。如果說自由是存在的某種體現,那麼這種體現常常是因為另一種不由自而產生意義。但感動卻不然,無論在自由或不自由的狀態下,它都能成為存在意義的高度體現。

由自由所建構出的存在意義是較為固定的,這剛好與它外在現象的紛岐形成有趣的對照;但感動的意義卻不是固定的,它不但豐富,並且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個體生命的經歷而呈現一種有方向感的進程。

感動此一概念與後現代的自由並不互斥,它甚至可能包含自由,理由之一是感動的內涵與自由同樣具有一種不定性(indeterminacy),並且由於它所暗示的一種存在個體較為完整的投入(至少同時包含了理智與情感),使得它更容易體現於生活當中。自由則不然,相較之下它似乎是偏向理智推論的產物。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當我們對於存在與自由充分思索之後,下一步便是體現在感動當中。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新激進份分子

中間路線改不了這世界!
想讓生活和工作有意義,你還要再等二十年、三十年,或退休後嗎?
全球有一股勢力正迅速崛起,從世界各地不同角落、不同產業有不少人開始啟動個人的能量,重新檢視自我的人生,聆聽自己內心的想法,並觀察世界正面臨的問題,重新擬定人生方向,以自己的謀生方式引發這個世界改變的力量。作者茱莉亞‧莫頓稱這群人為「新激進分子」。
成為新激進分子的十項好理由:
  • 1.你將改變某個人的人生
  • 2.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 3.你的技能會被重用
  • 4.你會見識到冥冥中那份機緣巧合的力量
  • 5.你看世界的觀點會改變
  • 6.你能改變周遭的人
  • 7.你會遇到一群特殊的人
  • 8.你能與外界有更多連結
  • 9.你將參與拯救世界
  • 10.你將死而無憾
(摘自商智文化電子報)
近幾年來,坊間充斥著帶有「返魅要素」的出版品。每一本書都在嘗試著撥動人們內心已被習慣化(habitulation)的領域,呼喚著人們尋找一個更高的覺醒。我相信這是好現象,它反映出一個追尋更深刻感動的世代正逐漸形成。

然而上面的十項理由,對於一個返魅的尋道者而言是十分平常的。只是對於返魅的尋道者來說,相當清楚這樣的改變背後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跳脫舒適區」幾個字就足以形容的。

返魅的修煉總是至少包含兩個部份:一是來自自己的,那股為了更美境界而努力不懈的鬥志-正如上一篇所提的「刻意練習」;一則是來自天上的,也就是無法靠自己安排的部份,接受它並正視它對我們的意義,往往是成為返魅尋道者一個極為關鍵的部份。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返魅的修煉-刻意練習

先前談到返魅,多半集中在整體文化現象與時代大勢的探討,這裡要提一下做為呼喚返魅力量的媒介所需要的修煉。

本期的《大師輕鬆讀》(315期)提到一個關鍵的觀念: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的關鍵要素和特性
  1. 專門用以提升表現 
  2. 大量反覆操作 
  3. 能夠持續看到好壞 
  4. 極耗費心力 
  5. 沒什麼樂趣
是的,沒什麼樂趣!立志要將感動重新帶回世人眼前的人,必須經歷這樣的修煉。這聽起來和二十世紀的教育觀(無論是快樂主義或是填鴨主義),可說是大相徑庭......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習慣化 (habitualization) 與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習慣化(habitualization)吞噬了工作、服飾、家具、配偶,以及對戰爭的恐懼…只有當人可以重新感覺生活時,藝術才存在。藝術存在是為了要讓人對事物產生感受,為了感到無情的無情,藝術的目的是要以感知的方式,賦予人對該事物的感覺,而不是從已知面去認識事物。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 1917, 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他主張藝術的基本目的是用陌生的方式呈現熟悉的事物,來戰勝習慣所造成的無感。」
摘自「小說的五十堂課」(木馬,李維拉譯)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or остранение)可說是二十世紀藝術的一個核心概念,上面這段文字清楚地點出它背後的精神所在-為了使人在習慣化的氛圍下重新對事物產生感受。這樣的策略,進到二十一世紀,似乎需要重新再思考與轉化,否則一味地陌生化將再次使人對藝術失去感受;也就是說,反思它的盲點也可能為二十一世紀的藝術現象指出一條廣寬的路......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友人信件

感謝您寄來「記念耶穌基督誕生、以及梅湘冥誕百年的聖誕月,讓我們一同在這「形式的彩虹」中「更趨近於上主」,並祝願一個更美的時代早日來臨」的訊息

十分動人

「形式的彩虹」讓我想到宗教多元論哲學家 John Hick 所說的信仰的彩虹,在信仰的彩虹之中飄散著音樂形式的藝術虹霞,迎接末日與新天新地的來臨,我對您創作的音樂帶有如此的信仰。

這是詩人賴賢宗對《思念永恆──形式的彩虹》一文的回應。


先前與賢宗合作「詩與宗教的和諧」音樂會,亦引起不小迴響。

但願這是另一個中文語境中詩與音樂深刻交融的起點,

也是一段更寬廣、更熱烈的返魅歷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