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曾經天真地認為,大多數「嚴肅」的創作者都可能娓娓道出自己最初嘗試創作的「感動」歷程,直到我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才發現實際上有許多投入創作的情形是不具有感動特質的。在國內的音樂班文化中,流傳著一種以作曲做為填補考試項目的默契,例如一位主修鋼琴的學生,由於主修項目競爭過於激烈,在自認不具備競爭優勢的狀況下,可能改以作曲當做主修來換取更高的考取率;另一種曾經發生在非音樂班情形更為匪夷所思,由於主修作曲的人口向來不多,因此分組招生的學校常有缺額未錄取的情形,某些家長眼看自己的孩子在學科上的表現難以考取一般大學,便在考前數月為其安排補習,希望能爭取到這些空缺的名額。(摘自論文刪除的段落)雖然這些是實際發生在教學生涯中的例子,不過由於無法找到相關新聞報導加以佐證,便決定將其刪除。然而此種考試文化下的產物,大概與肩負重現藝術奇魅光芒的創作無緣吧。既然這些人實在不算是主修作曲的族類,我想我也就不多說了。
只希望他們有一天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奇魅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