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返魅」──廿一世紀文藝復興的先兆

Re-enchantment!

「返魅」──廿一世紀文藝復興的先兆

對於某些嚴肅的音樂工作者(作曲家、演奏家等)來說,廿世紀後半葉以來的「後現代主義」潮流深深地威脅著他們的生存。觀察西方,無論是歐美,古典音樂的演奏會出席的幾乎清一色都是中老年人,甚至有些具有悠久傳統的音樂院也正在發生徹底的質變。因此對嚴肅音樂抱持悲觀態度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人斷言,古典音樂在西方已經逐漸沒落。

其中威脅到嚴肅音樂的一種現象,叫做「非正典化」(de-canonization,或作「去正典化」)。例如提到交響曲必定會提到BeethovenMahler這些大師的作品、而德文藝術歌曲必然會提到SchubertSchumann……等等,有了這些「正典」才能夠「去正典」,也就是對於這些具有權威意義的文獻產生反動的情緒。其實這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有一點難以體會,因為在嚴肅音樂的領域我們還稱不上有所謂的正典(想要攀龍附鳳的話也只好錄錄九大)。正典的形成需要很深的文化根基,除了具備藝術素質的公民之外,還要加上大量無怨無悔的創作者投入生命(然而在正典形成之前,我們已經擁抱了後現代)。

「非正典化」早已成為時代的潮流,然而嚴肅音樂無論在技巧或精神層面,都與所謂的「正典」有一脈相承的關聯性,因此對正典的反動可以說是直接威脅到嚴肅音樂的價值。

另一種現象叫做「無深度性」(depthlessness)。嚴肅音樂對於形式與內涵之間的執著,顯然勝於其它音樂,因此也就帶來許多本質及詮釋的問題。然而若我們將嚴肅音樂只視為一種現象或商品,排除任何深度詮釋的可能,那麼它的沒落也將成為必然,最直接的衝擊當然就是創作者,因為操作形式與內涵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當投注心力所能得到的唯一溫暖──被深度詮釋及理解的可能(而不是利潤,著作權通常保護的都不是嚴肅創作)──都熄滅之時,願意投注這樣心力的人也就漸漸稀少了。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語出自基督教聖經)當我們仔細端詳創造物,領悟其中的深奧,便對造物者產生敬意,這似乎是古人才有的智慧;在宗教的「除魅化」(de-enchantment)的過程之下,連帶對人的創作也失去敬意。還記得曾經有人只憑三言兩語就想委託我編寫曲子,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人的互動,彷彿只等著想要到那幾張譜紙,這種對創作者不聞不問的情形,著實令我感到詑異。在這種「去正典化」、「無深度性」的潮流之下,無論是藝術欣賞的沒落、或是創作的沒落,嚴肅音樂的沒落似乎是時代的趨勢。

然而我卻從其中看出一個廿一世紀文藝復興的端倪,就是一種「返魅」(re-enchantment)的趨勢。當知識變得太容易取得、典範被徹底解構、理性因為極度工具化而失去它原先的崇高、嚴肅藝術的殿堂淪為交易的場所、出國拿個博士雖然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事,但卻失去了對知識和靈感之源的敬意……當這一切都被打碎,甚至化為荒漠,那麼最後靈感的泉源便會乾涸,藝術活動也會變成一種業績或是搶佔地盤的手段。然而當人的靈性深處終究無法滿足之時,對自己誠實的人會向著知識和靈感之源發出吶喊,其強烈程度甚至可以用「請你重新湧出水來將我淹沒、顯出奇蹟來將我心俘擄!」來形容,這就是「返魅」的開始了。

我曾經有一個難以形容的奇妙經驗。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我坐在圖書館視聽室裡仔細聆聽一首自己很熟悉的作品,當我低聲哼唱出現在拿坡里調上的主題時,沒想到這個主題彷彿突然化為一道火焰將我吞沒,使我無法克制地落淚。當時只覺得眼前的樂譜、耳邊的音樂都還是那樣熟悉,卻無法了解為何它們會令我全身發燙?於是我知道,即便聆聽一首作品十遍百遍,聽到滾瓜爛熟,甚至寫了論文討論再討論,卻仍有可能被擋在門外。

我相信大部份的作曲者對於這點應該是友善的,應該沒有作曲者會希望自己的聽眾被擋在作品的門外,然而當作曲者藉由作品向聽者發出邀請說:「請進到門內來」之時,若是聽者仍站在門外品頭論足,或許終究還是無法進來。

在後現代思潮中,有一道隱隱若現的曙光,就是對於個人經歷及本體感受的注重(正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一語),因此我想藝術家的任務之一,就是將嚴肅藝術的迷人本質重新闡釋出來,使它們成為可經歷的內涵(我曾聽過草莓族說「我喜歡LigetiPenderecki有什麼不可以?」);正如坊間關於藝術欣賞的講座方興未艾,我想和這樣的潮流亦息息相關(只是講者自己是否進入門內,又是另一個問題)。

然而在一般藝術欣賞的講座中,聽者仍然只是聽者,但若我們仔細端詳「返魅」re-enchantment這個字,會發現它的字根竟是cantare(歌唱)!因此我相信,當人們開始願意主動打開心,以歌唱來觸摸、珍愛一個作品,這將會是下一個文藝復興的先決條件。當創作的靈魂重新受到注視,作品被當作一個完整的本體被用心地對待,人們開始重新(re-)體會到藝術的「魅力」(enchantment)之時,我相信嚴肅藝術自會如旭日東昇一般,重現它無法逼視的光芒。

※本文作者即本部落格(返魅手札)之主人。原刊登於《合唱音樂雜誌》(2005年9月),此處所載為未經編輯之原文。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Decadent Enchantments"

AUTHOR:D. W. KRUMMEL
TITLE:Decadent Enchantments
SOURCE:Notes 56 no1 151-3 S 1999

查閱資料庫時,無意間看見這個標題。這篇文章其實是一篇書評,這本書為:

The Revival of Gregorian Chant at Solesmes. By Katherine Bergeron. (California Studies in 19th Century Music,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xv, 196 p. ISBN 0-520-21008-5. $35.]

書中提到在法國Solesmes的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的復興運動(上了修道院首頁後發現今年的4/19下午發生了一場火災),書評中提到此復興運動主要是由Dom Pothier(1835-1923)及其後繼者Dom Mocquereau等人所提倡。據說Dom Mocquereau曾經是Dom Pothier的助手,在網路上記載著一段曲折的歷程,簡而言之今日對Gregorian Chant Notation的了解可說完全歸功於這些人的研究;另外文中還提到今日Chant Notation的重音記號ictus其實是出自Dom Mocquereau之手,此節奏系統雖然今天很多人用,但卻和原來Solesmes的唱法不盡相同-後者完全專注於拉丁文本身的結構(CUA的Dom Mocquereau Collection)。

這本書學校的圖書館並沒有收藏。當我上Amazon網站試著搜尋時,第一件發現的事就是它漲價了,現在的標價是$49.95(可見重要的書還是儘早買比較好);第二件事是和Solemes有關的書還不少,其中還包括一本教導"Solemes Method"的書

當我思想re-enchantment的話題時,我發現人聲的復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而最近這一個多世紀以來的Gregorian Chant復興運動可說是為此思索做了歷史性的印證。然而我相信Chanting的復甦只是它的開端,後續由人聲復甦將引發的效應乃是全面性的-無論是對個人而言、或是對這個世代。

參考資料清單: Neo-Romanticism (RILM)

  1. Gann, Kyle, and Allen Gimbel. 1999. "American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o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 56, no. 1: 153.
  2. Simmons, Walter, and Ralph Hartsock. 2005. "Voices in the wilderness: Six American neo-romantic composers." Music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 9, no. 2: 76.
  3. Chlopicka, Regina. 1998. "Stylistic phases in the work of Krzysztof Penderecki." Studies in Penderecki 1: 51.
  4. Du Preez, Stuart Kühn. 1997. "Elements of tradition in Wolfgang Rihm's Jakob Lenz." Ars nova: Unisa musica 29: 23.
  5. Foreman, Lewis. 1997. "National musical character: Intrinsic or acquired?."
  6. O'connor, Carol Ann. 1996. "A comparative stylistic analysis of selected solo vocal works by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women composers: Barbara Kolb, Ruth Lomon, and Judith Lang Zaimont."
  7. Korhonen, Kimmo, and Timothy Binham. 1995. "Finnish composers since the 1960s."
  8. Campbell, Mary Rameaka. 1994. "Tonal reform or radical tonality? A study of neoromanticism in American music,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music and thought of George Rochberg, David Del Tredici, and Stephen Albert."
  9. Lozier, Frederick Joseph. 1993. "Idiomatic, notational, and stylistic elements in the piano works of David Del Tredici."
  10. Pritchard, Jane. 1992. ""The nostalgic world of fantasy": Some neoromantic elements in works by Ashton and Balanchine." Studies in danc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Dance History Scholars 3, no. 2: 39.
  11. Sulton, Randall Steve. 1992. "Aspects of the New Romanticism in William Albright's Five chromatic dances." University of Texas, 1992.
  12. White, Danny Lloyd. 1991. "The choral music of William Allen."
  13. Edwards, George. 1990. "The pleasure of its being over: A view of contemporary music." Partisan review 57: 414.
  14. Boros, James M. 1990. "A conversation with Robert Moevs."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28, no. 1: 324.
  15. Staehle-Laburda, Michael. 1990. "Ernst Krenek and the twelve-tone technique: A pilgrimage from Karl V through the seventh quartet." Newsletter of the Ernst Krenek Archive 1, no. 1: 1, 3.
  16. Swan, Annalyn. 1984. "Romantic longings." Atlantic, USA : Vol. CCLIV/5 (November 1984) 134-36.
  17. Burde, Wolfgang. 1984. "Young composer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he search for a new identity." Current musicology, USA : Vol. 37-38 (1984) 177-82.
  18. Schwarz, K. Robert. 1986. "Mavericks of music." Horizon, USA : Vol. XXIX/5 (June 1986) 33-36. Portrait, discography.
  19. Dennison, Peter. 1985. "Tippett and the New Romanticism." : (Tunbridge Wells: Baton, 1985) 175-90. Music examples.
  20. Adler, Marvin S. 1973. "Get involved in the 20th century: Explore the known and unknown in contemporary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USA : Vol. LIX/6 (February 1973) 38-41. Music examples.
  21. Wehnert, Martin. 1985. "'Neo-Romantik' im 20. Jahrhundert? Vom ungebräuchlichen Begriff zum Schlagwort / 'Neoroman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unusable notion to slogan." : (See RILM 1985-00731-bs) 7-17. In German.
  22. Dennison, Peter. 1985. "Reminiscence and recomposition in Tippett." The musical times, United Kingdom : Vol. CXXVI/1703 (January 1985) 13-18. Illustration.
  23. 1985. "[Dresden, 1984] 4. Romantikkonferenz 1984: Die Rolle der romantischen Musik bei der Herausbildung eines demokratischen Nationalbewusstseins. IV: Der Einfluss der romantischen Musik aus die Musikentwicklung im 20. Jahrhundert / 4th Romanticism conference, 1984: The role of Romantic music in developing a democratic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V: The influence of Romantic music on the evolution of 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 : Vol. Sonderheft 8 (Dresden: Hochschule für Musik "Carl Maria von Weber," 1985) 122 p. In German.
  24. Linton, Michael Roy. 1988. "George Rochberg's Concord Quartets: An analysis of grand romantic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PhD diss., Musicology: New York U., 1988) 2v. 436 p. DA 8812512.
  25. Groemer, Gerald. 1984. "Paths to the new Romanticism: Aesthetic and thought of the American post-avant-garde as exemplified in selected tonal piano music." : (DMA doc., Piano performance: Johns Hopkins U., 1984) 158 p. Music examples, bibliography. DEQ 84-17618.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終於讀到sensation這個字

My sensations had by this time become distinct, and my mind received every day additional ideas. My eyes became accustomed to the light and to perceive objects in their right forms; I distinguished the insect from the herb, and by degrees, one herb from another. I found that the sparrow uttered none but harsh notes, whilst those of the blackbird and thrush were sweet and enticing . . . (Shelley, ibid.)

這段描寫,開始點到這篇文章的標題 "The mechanics of sensation",當感官變得清晰,心靈所接收到的訊息也開始變得豐富,甚至常常會有 "additional ideas",對於外在事物形象的感知也開始覺得「正確」,甚至分辨能力也開始敏銳起來,最後產生了審美的感受。

這似乎也和一種返魅的過程相似。要一個感官封閉起來的人產生審美的感受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可能連事物正確的形象都無法確切知曉,更不用說是藝術品了。然而若是人能透過感官(它原本也就是大自然奇蹟的一部份),去領會大自然及藝術的奇妙,那麼就可能為返魅提供一個必須的基礎。

但這段文字的後半談到鳥的叫聲時,開始涉及審美的問題(認為麻雀的叫聲不似知更那樣令人陶醉),我覺得對於一種真實的返魅而言似乎跳得太快,以致於失去了具備溝通與感染力的基礎;或是說,它只能算是一個開端。然而我總認為,真實的返魅包括了領悟力的細密度躍升,而不只是感官能力,因此返魅的初期,呈現的往往是對全新生命歷程一種滿懷感謝的心情(包括麻雀),有時甚至會夾帶著自悔少作的感傷;而審美也就是在這種基礎之下,才能顯得動人與充滿感染力。否則審美只會流於理性的批判,就算立論十分嚴謹,也不能產生返魅所自然生出的感染力。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返魅與演奏的內在本質

當演奏的外顯本質:動作
與靈魂中神祕的聲音流動合而為一的時候
演奏的內在本質便顯現了

靈魂中的聲音是演奏內在本質的要件
但它不是演奏的內在本質本身
否則許多愛樂者
也都具備演奏的內在本質

事實上演奏的內在本質
是在二者合一的過程中彰顯出來
因此其背後的涵義便是靈魂與肉體的合一

愛樂者泛指熱愛音樂但不具備演奏能力的人

摘自《論演奏之奧祕》(我,2007)

返魅的奧祕即在此處彰顯出來。靈魂與肉體在具備返魅特質的演奏當中近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整個人進入一種奇魅的狀態(也有人稱之為「心靈深戲」Deep Play或The Zone),並且產生極大的、無法模仿的感動力。因此學習演奏最底層的本質是什麼呢?我想,應該就是追求一個更高層次的、完整的自我吧!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雜務/關於音樂會與論文

面對必須處理的事,我得跳脫外在形式所暗示的刻板與死寂,在其中尋索返魅的空間:

作品發表

  1. 曲目需包括三首不同編制之作品(例:獨唱(奏)、重奏 或室內樂)
  2. 節目時間不得少於六十分鐘。

有關John Cage的思索一直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他的Concerto for Prepared Piano、Indeterminacy、Silence......當這樣的意念不斷出現時,我知道其中必然隱含著一些重要的訊息。John Cage的題目和Re-Enchantment是否息息相關?若說Schoenberg是Brahms的接班人、而John Cage是Schoenberg的接班人,那麼下一棒會是什麼?Brahms所代表的、令人低迴不已的傳統,到了Schoenberg似乎擴大為全盤的掌控與對時代焦慮的回應,而John Cage似乎代表著從這樣的掌控與焦慮中解放出來,並且回到音樂的物質存在基礎去重新探索......那麼下一步呢?會是一個「整合者」嗎?這個方向是否能為返魅舖出一條活路?

論文寫作及口試規定
  1. 內容以經典作品分析或個人創作背景、理念的探討。
  2. 三十分鐘個人報告(含多媒體呈現)以及三十分鐘由口試委員提問題及回答。

關於論文,先前曾有千百個意念穿梭而過:或許是由中文語境的角度切入返魅的另一個核心-語言的返魅、或許是人聲的復甦、或許是超技(virtuoso, or bravura)魔力的再現、或許是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意義的深化、或許是發表與溝通基礎的重建、或許是菁英主義的衰退與生活史的意義建構......如今逆行歷史模式的確立,令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索,也就是在EMFA先修班課程中「高體會的歷史與傳承向度」所提及:「體察歷史脈動,熟悉世代間精微而深刻的傳承關係」。Brahms和Schoenberg的關係是什麼?而Schoenberg和John Cage的關係又是什麼?當歷史以一種不重覆的路徑折返之時,除了重新觸摸調性和張力的意義之外,這個「重新」的本身又將附加些什麼、或是凝煉出些什麼呢?是有如minimalist般在重覆的音響中追尋深刻的靈性體驗,或是有更簡約而緊密的形式?

評分方式:
  1. 由三至五位考試委員評分(校外委員須三分之一以上,輪流聘請校外教授、副教授擔任)。
  2. 評分項目及比例:作曲技巧20﹪ 內容60﹪ 演奏水準20﹪

過去我總認為評分是不得已之惡、或許也是返魅的絆腳石,但我依稀記得大學畢業時評分的一位老師這樣對我說:「這是我給過最高的分數;事實上我不知該如何用評分的角度看待。」猛然發現其中隱含著來自幽暗的聲音。先前我不斷想著,將如何地被烤問,卻忘了自身特質中所能帶來的啟發能量。最近所參與的網站企劃給了我這個提醒:即便成果本身不是最完美的狀態,但我的臨在(presence)本身就能創造意義。「魅返」所需要的巨大能量不正是來自人的本體嗎?

作品發表及論文口試
  1. 作品發表會及論文口試準備妥當,需於演出日期前一個月,由指導教授審查簽字後送交辦公室。
  2. 節目單應包含中英文曲目之樂曲解說、演奏者基本資料及演奏時間。

先前一直懷抱著一個理想,希望音樂會的節目單能夠恢復其成為歷史文件的地位,向世人彰顯其傳承的意義,見證著每一次值得記念的演出。曾經和一位小提琴家交談,無奈並沒有得到深刻的了解。這次該我自己的音樂會上場,就讓我為自己作品的呈現儘我所能寫下最深刻的篇章。

原來「返魅」的必要能力之一,就是將世人看為俗務的事,轉化(Transform)為充滿魅力的神奇體驗。無怪乎天才如達‧文西,亦將其過人的才能發揮在看似過眼雲煙的不起眼事物上。論文、音樂會,我來了!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 a deep and mystical bond with the arts."

Blasius的文章,愈讀愈有興味:

The third excerpt speaks of a new science at once more empirical than that of the eighteenth-century empiricist(十八世紀經驗主義者) and more systematic than that of the rationalist(理性主義者), a science of opaque surfaces and reconstructible depths, and most importantly one given the ability both to put its discoveries into play in the world and to establish itself concretely in a technolog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onceive itself in terms of a deep and mystical bond with the arts.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再回頭觀看這段歷程,會發現那正是一段返魅的歷程,只是那時的返魅所面對的是十八世紀的理性思維,正如浪漫主義音樂自古典主義出走時所面對的。

而今日的我們比十九世紀的他們多了些什麼呢?在上面這段文字所提到的 "the third excerpt" 中,有一段話或許可以做為思索的開端:

" ... They penetrate into the recesses of Nature and show how she works in her hiding places. They ascend into the heavens; they have discovered how the blood circulat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air we breathe. They have acquired new and almost unlimited powers; they can command the thunders of heaven, mimic the earthquake, and even mock the invisible world with its own shadows." (Mary Shelley, p.34)

這樣的情境,看起來是不是挺駭人的呢?今日的我們因為經歷了自然的反撲,已經漸漸開始懂得尊重大自然、與她共存共榮,然而世上還有多少政府或企業家,還未領悟到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仍然玩著十九世紀的把戲-以掠奪大自然而志得意滿呢?

思索浪漫時期的音樂,我們會發現它並非純然對古典時期的反叛,事實上正好相反。許多浪漫時期的作曲家仍然繼承著十八世紀的資產,只是他們更大膽地往內心探求、也更執著地發展自我潛能,因而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的年代。

今日的我們,經歷了一個對人類性理所建構的「意義高塔」徹底解構、對自我意義的追尋不再狂熱如昔的年代,無論面對宇宙、面對自然、或是面對浩瀚的資訊,或許人們在內心深處已經感受不到那種那股 "unlimited powers",因而轉向物質的追求和財富的累積。在這樣的時代情境下,我們是否還能期待一股返魅的力量使我們再次心醉神迷?

我相信,擁抱意義的崩解與內心的不確定,使它成為寶貴的資產,正如浪漫主義音樂家擁抱古典精神的遺產一般,我們必能看見二十一世紀返魅的曙光。而這個擁抱,所需要的臂膀是什麼呢?

"... in terms of a deep and mystical bond with the arts."

沒錯,正是藝術。唯有藝術能擁抱意義的崩解與內心不確定的焦慮,使它們成為寶貴的靈性資產,甚至發出莫大的能力。我相信在二十一世紀,藝術的返魅正應許著接下來的一個全面復興的盛世。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The new science of the Neo-Romantics

Mary Shelley's protagonist, in these few passages, historically situates the new sciences of the Romantics. ("The mechanics of sens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mantic musical experience" by L. D. Blasius; ed. Bent, p.4)

這是作者評論Mary Shelley的驚悚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1818) 的一段文字;其中 "the new sciences of the Romantics"「浪漫主義的新科學」這個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科學 (science) 這個字在Merriam-Webster's Online中的前兩個定義是這樣的:

1: the state of knowing : knowledge as distinguished from ignorance or misunderstanding 知的狀態:知識,與無知或誤解有所區別。

2 a: a department of systematized knowledge as an object of study 一個領域,以系統性知識為研究對象的。b: something (as a sport or technique) that may be studied or learned like systematized knowledge 能夠像系統性的知識一般研究或學習的事物。

我立刻想到,在科學的發現對人類已經失去奇魅性的時候,是否也意味著人類對於自我知識 (self-knowledge) 逐漸進入一種普遍的無知狀態?或許是長久以來人類的目光一直注視著物質世界、或是對於自己能夠認知這個奇妙的世界已失去了一種敬意?

然而若我們將對「自己的了解」放進上述的定義當中,形成一種主觀性的科學,這是不是能夠形成一種逆向歷史中的新浪漫科學 (the new science of the "Neo-Romantics")?

圖書館筆記: Music Theory in the Age of Romanticism

Music Theory in the Age of Romanticism
edited by Ian Bent (Cambridge, 1996)

這本論文集共分為三大部份(暫譯):

  • Part I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frameworks
    第一部份 文化與哲學的架構
  • Part II Hermeneutics, analysis, criticism
    第二部份 解釋學、分析、評論
  • Part III Rhetoric, metaphor, musical perception
    第三部份 修辭學、隱喻、音樂感知

裡面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是(暫譯):

  • The mechanics of sens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mantic musical experience(Leslie David Blasius)
    《感官的機制與浪漫派音樂經驗的建構》
  • Plato-Beethoven: a hermeneutics for nineteenth-century music? (Ian Bent)
    《柏拉圖-貝多芬:做為十九世紀音樂的一種解釋學?》
  • Musical invariance as a cognitive structure: "Multiple Meaning"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Janna K. Saslaw and James P. Walsh)
    《音樂的不變性做為一種認知的結構:十九世紀初的「多重意義」》

這三篇分別出自上面提的三個部份。希望每一篇都對於「返魅」此一主題、特別是對於「歷史的逆行模式」有一些啟發。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記於EMFA Level One(A)新竹班......

2oo7.5.6 (日)
記於EMFA Level One(A)新竹班
   Brahms OP.118-6課程之後



在剖析了這個深沉的作品後,學員們陷入一陣沉默......大家的心頭都感受到它的威力與重量。

之後的幾天,曲中的末日經變形不斷迴盪在耳邊。已經許久沒有體會到 "嚴肅心靈" 的深沉魅力。

相較於巴洛克與古典的宗教與貴族氣息,我覺得或許Romanticism對於返魅有較直接的啟發。它更貼近民眾的心靈,而直接啟動它的浪漫文學運動,是否能找到現代的equivalent?

首先要確定的是:浪漫文學運動是否為音樂的Romanticism主要導線;其次要研究的是,此運動究竟有何(抽象的)特質、掌握這些特質,是否有可能為廿一世紀的返魅找到線索?返魅究竟是啟動全面性的文藝復興、或是加深、促使靈性的M型社會劇烈形成?

Sturm und Drang - Empfinsamer: C. P. E. Bach → Beethoven → Romanticism, C. P. E. Bach是否可視為Romanticism的先知?
Bel canto → Chopin & Liszt (+ Paganini) → Instrumental Lyricism: 聲樂的要素在器樂中的模擬與重現 (& Opera - Paraphrase / Lieder ...)

亦或許,Historical Retrograde Model
Medieval Spirituality → Renaissance Vocal Climax → Baroque {人性的宗教/世俗&貴族} → Classical Beauty in Form → Romantic Exploration of Humanity

新筆記簿成立:返魅手札

※轉自【創作者的資源回收桶】,作為新的起點。

筆記本的封面印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字樣,我在封面上則寫著:「Re-Enchantment/返魅手札」,成立的日期是2007年5月6日。

事實上這本筆記簿的設立,原始的動機之一是為了思索論文而設立。由於偉大的金老師先前已對我「明示」,意思是說他對這本論文的期待遠高於一般的研究生,他希望我能寫出一些指出時代趨勢的內容。因此我為此沉思許久。

最後,我決定將方向定在Re-Enchantment。因為我認為「返魅」是廿一世紀和嚴肅音樂相關的最重要趨勢之一;然而這個題目不只是一篇論文,更是我對自己音樂生命的期待。

在第一頁筆記中,我記錄了最近透過Brahms作品再次體驗到「嚴肅心靈」的深沉魅力;而在該頁的最下方,我寫下了可能是這篇論文最重要的Model for Re-Enchantment: 歷史的逆行(Historical Retrograde)。

二十世紀的嚴肅音樂史,大體上可以用「重新探究藝術的物質基礎」來形容;70年代以後,當先前被迴避的「調性」重新成為音樂表達的核心之一時,便有人以「新浪漫主義」(Neo-Romanticism)稱之,然而我認為理論家多半仍是站在「物質基礎」的二十世紀氛圍中做出這些評論,例如和協音程的使用、調中心的重新出現等等,對於調性音樂由Baroque到Post-Romanticism的發展所累積而成的豐富語彙似乎總是缺乏洞見。於是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返魅究竟是啟動全面性的文藝復興,或是加深、促使靈性的M性社會劇烈形成?」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或許在EMFA的課程中,我會找到一些線索?